第三届未来媒体教育发展论坛新闻稿
第三届未来媒体教育发展论坛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传媒学科组年度会议圆满落幕
2025年11月7日至10日,第三届未来媒体教育发展论坛暨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传媒学科组年度会议,在湖北省武汉市成功举办。本届论坛由中国电影电视技术学会数字视觉设计与呈现专委会、高等学校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联席会传媒学科组、AIGC 智媒教育与产业创新联盟联合主办,,汇聚全国高校传媒、艺术学科专家学者、实验教学骨干及行业代表,以 “创新媒体教育实践,赋能产业高质量发展” 为核心,通过四天的深度研讨与多元交流,为未来媒体教育与产业高质量发展筑牢合作桥梁、绘就发展蓝图。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作为协办单位参会。
11月8日的开幕式上,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院长、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主任胡智锋教授向大会致贺词并作视频发言,为论坛拉开序幕。他在致辞中表示,第三届未来媒体教育发展论坛的召开,为破解当前传媒教育中 “技术迭代与教学适配”“理论研究与产业实践”的衔接难题提供了重要交流平台。当前智能技术正深刻改变媒体生产与传播形态,未来媒体人才培养不能仅停留在技术工具的传授,更要注重“技术素养”与“文化素养”的双重培育。胡智锋教授的致辞既点明了行业趋势,也传递了协同发展的愿景,获得现场参会者的广泛认同。
在当天下午的“未来媒体教育发展创新专题研讨”中,北京师范大学艺术与传媒学院副院长杨乘虎教授,以《微短剧:在速度与深度之间,寻找中国表达》为题发表主旨发言,他深入剖析了微短剧创作与媒体教育的融合路径,强调在AIGC提升创作效率的同时,需坚守文化深度与情感温度,引发全场共鸣。
11月9日,进入平行论坛深度交流阶段。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副主任史哲宇老师主持“虚拟拍摄制作与智能影像创作经验分享”论坛,来自全国多所高校的实验室主任、专业教师及行业技术专家齐聚一堂,围绕虚拟拍摄技术教学、智能影像创作实践等内容展开经验交流,进一步深化了跨校技术教学协同发展的共识。
本届盛会紧扣未来媒体教育、AIGC 应用、虚拟拍摄等五大核心主题,通过主论坛、平行分会场、专题讲座等形式,实现学界与业界的高效对话。参会代表纷纷表示,论坛内容兼具理论高度与实践价值,为今后的教学科研、产业布局提供了重要指引。历经三届沉淀,未来媒体教育发展论坛已成为国内媒体教育领域兼具影响力与凝聚力的交流品牌,持续为行业发展搭建思想碰撞、资源对接的优质桥梁。
北京师范大学传媒与艺术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将继续以国家级平台的责任与担当,依托自身实验教学积淀,深化跨校协作与产教融合,以技术转型为契机探索教学新路径,为全国传媒学科实验教学的突破与升级持续注入动能。中心将与学界业界紧密携手,为培育适应智能时代需求的传媒人才、推动传媒产业高质量发展贡献更大力量。




